(来源:衢州日报)配资查询官网
转自:衢州日报
本报讯 (报道组 郑晨 通讯员 刘烨珏) 近日,柯城区九华乡妙源村梧桐祖殿门前的立春广场上,邵永丰非遗工坊的师傅们手把手地教孩子们搓馅、贴麻、烤饼。芝麻香飘散在古村空气中,也飘进越来越多游客的心里。
这一场景,正是浙江邵永丰成正食品有限公司(以下简称“邵永丰”)通过“驻乡互动、结对联动、基地带动”推动非遗赋能乡村振兴的生动缩影。从一粒芝麻到一个产业,从一门手艺到一条共富路,这家百年中华老字号企业让传统麻饼在农业、文化与旅游融合的现代产业链上“飘香”。
为推动非遗赋能乡村共富,邵永丰首先从源头构建“农文旅”共赢机制。在柯城区万田乡、九华乡等地,邵永丰整合闲置土地3000余亩,建设芝麻种植基地。“这些地原先因缺水荒废,如今种上耐旱的芝麻,成了致富‘金籽’。”邵永丰负责人徐文静介绍,他们不仅免费提供技术培训,还以市场价包收,带动周边乡村3053户农户参与,年收芝麻500余吨,为农户年增收840万元。村民汪大姐笑着说:“以前出去打工,现在家门口种芝麻,一年能挣3万块。”
芝麻种好了,如何进一步释放非遗价值?邵永丰把目光投向了文化联动。2024年初,邵永丰与妙源村结对,推动“邵永丰麻饼制作技艺”与“九华立春祭”两项非遗深度融合。双方联合开发立春主题麻饼礼盒、拓展农耕文化体验,并借助杭州萧山国际机场等渠道销售,预计每年为村集体增收约30万元。妙源村党支部书记舒红飞感慨道:“过去立春祭只有一天热闹,现在成了常年可体验的文化项目。邵永丰把‘饼’带进来,我们把‘礼’传出去。”
展开剩余31%除了与乡村文化联动,邵永丰还将非遗体验融入旅游研学。在该公司的工业旅游基地内,80米长的麻饼文化长廊、千尊泥塑工艺场景、沉浸式制作体验,每年吸引约10.2万人次参观研学。孩子们边做饼边听故事,从中感悟“双手创富”的劳动价值。“我们不仅要卖饼,更要传艺、融文、带富。”徐文静说,目前,邵永丰已在全省开设29家门店,培养非遗传承人200余名,未来五年计划发展2万家连锁店,带动4万人就业。
柯城区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说,一个麻饼,从唐代胡食演变为今日的“共富饼”,承载的是技艺,激活的是乡村,凝聚的是衢州人共有的文化记忆。邵永丰以非遗为链,串联起农户、村落与市场配资查询官网,为缩小“三大差距”提供了“可品、可感、可复制”的实践样本。
发布于:北京市道正网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